創建時間:2009-04-28
更新時間:2011-06-24
內容介紹
“面對金融危機,建筑五金行業應做好戰略調整,在逆境中尋找機遇。”近日,中國國際五金展 (CIHS) 的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毫無疑問,隨著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房地產業的發展,近幾年來,建筑五金行業已成為我國的出口大戶。有數據表明,2007年建筑五金產品出口額為175.94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7.05%,其中水龍頭出口額達到80.48億美元,增幅40.87%;門窗五金配件出口額達43.46億美元,增幅29.04%;2008年上半年,建筑五金產品出口總額達到105.97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7.74%。 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開始,而這場風波不會在短期內平息。那么,作為出口拉動型的建筑五金企業,該怎樣面對如此深刻的市場變化? “在危機面前,建筑五金企業要盡快做好戰略調整,迅速轉移到國內市場。”上述中國國際五金展負責人說。 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五金展(CIHS)由中國五金 制 品協會與德國科隆國際展覽 有限 公司聯合舉辦,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五金展會,2009年的舉辦時間是9月16日 ~ 18日,舉辦地點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由于國際市場競爭的變化,很多企業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市場,因此 2009年報名參展的建筑五金企業明顯增多,展會 還 專門為此設置了建筑五金專館和專區。 ” 該負責人認為,中國政府拉動內需的政策,為建筑五金企業帶來了許多機會,尤其是“ 加強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 ”和“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政策的實施,將極大地擴充 建筑五金市場 ,比如水龍頭、暖通設施的更換,門窗五金配件的置換等。“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企業需要盡快做好市場定位,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搞好品牌建設,并做好營銷、流通渠道等方面的建設。”據該負責人介紹,在這方面,有些展商已經作出了行業的表率。比如一家多年從事外貿出口的建筑五金企業,產品的出口率幾乎達到了100%,年出口額高達數億美元,但自2008年上半年以來,迫于形勢的改變,該企業把銷售重心逐漸從國外轉到國內。到目前為止,這家企業已經在全國設置了數百個銷售點。而他們的基本經驗,也是最寶貴的經驗,就是以優秀的產品質量迅速占領國內市場,并不斷尋找突破,穩健發展。 展會是行業展望的窗口,更是企業競爭的微縮舞臺,從今年 CIHS 整理的展品資料來看,很多企業都在強攻產品的設計和創新,國內的建筑五金產品正在向節能環保型轉變。僅以水龍頭為例:原先螺旋升降式的水龍頭在展會上已難覓蹤跡,原因是這種產品密封性差,在環保、衛生和節水性能上都存在缺陷,同時取而代之的是陶瓷密封閥芯式的單聯、雙聯、三聯水龍頭以及恒溫,恒壓等高新技術集成的水龍頭產品。“產品在逐步實現技術和性能的升級。”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在今年參展的門窗五金配件產品中,更不乏優秀的國產品牌。 “以前,建筑五金企業多屬于加工型企業,生產的都是低端產品,但由于形勢所迫,企業開始認識到單一加工的局限性,轉而開發自主創新產品,努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力求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需求。” CIHS 負責人說,“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金融危機為建筑五金企業帶來了沖擊,但是也提供了一次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在這次‘洗牌’的過程中,眾多企業開始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而不再象以前那樣只傾情‘粗加工’產品。因為要想生存,只有提高質量,以高附加值來承載高價格、承受市場壓力。經過這次危機,企業真正明白了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