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泵閥商務網 關注人物】近期,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公布了變壓器、通風機、離心泵、壓縮機四類節能產品的首批推廣目錄,此項政策的出臺,對我國離心泵制造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污水處理設備投入中,水泵類約占機械設備總投資的15%,按比例計算,城市污水處理領域的泵類產品需求量將在600億元左右,未來三年還有近400億的市場需求,市場前景良好。
上海凱士比泵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孫禮兵
上海凱士比泵有限公司是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和德國KSB公司合資建立的泵專業公司,KSB公司出資80%,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出資20%,公司注冊資本2200萬美元,總投資2980萬美元。公司位于閔行開發區,占地面積137,000平方米,擁有900多名職工。在中國,KSB已成為產品范圍廣、技術水平高的泵制造商之一。在電站,石油,化工,城市給排水和污水處理,煉油,樓宇,船用及大型農田水利建設等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凱士比入駐中國已經有20年了,總部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說凱士比這個品牌在德國已經廣為人知了,產品技術服務各方面都非常成熟了,但是在面對國內外的不同消費群體,凱士比是如何解決差異性的呢?近幾年它在國內的發展狀況如何呢?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采訪到了該公司的銷售總監孫禮兵。
百年老店抓住改革浪潮 凱士比作為泵閥行業的百年老店,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40年的歷史了,從1994年入駐中國,應該說是早進入中國國內市場的泵閥行業比較大型的合資企業之一。它抓住中國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發展快的20年,在銷售、生產規模、員工團隊等方面加速發展,至今,各方面都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提升。
在這個20年,凱士比也在不斷學習,不斷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不斷對產品、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力爭做更多的研發和改進,不斷貼近中國市場、中國客戶的需求。
公司的宗旨是:滿足中國市場不斷提高的要求,不管是技術、交貨期、質量、或者產品技術方面,勢必要和客戶一起成長!
能源生產基地從國外到國內 凱士比剛剛發展的時候,采取的是從國外進口一些主要的部件,國內購買配套來組裝,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的需求日益旺盛、全面,公司開始把技術從德國凱士比引進,然后在當地全面生產,降低成本,縮短物流時間,實現國產化,來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
能源生產基地,在全球只有德國和中國。出于整個市場的競爭壓力,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中國市場發展飛速,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所以德國總部決定把所有能源泵的生產轉移到上海。
在中國,凱士比也在開發亞洲開發銀行,一代一路的戰略,希望把EPC公司、國內的機械制造行業以及其它行業的產能往更多需要的市場去發展,德國總部正是抓住了這一機會,所以決定把生產移到中國來,對上海子公司來說,既是充滿了機遇又是充滿了挑戰。
舍棄盲目參展方針選擇針對性關注 20年的時間,凱士比積累了對中國市場、對中國用戶的了解,同時中國用戶、中國市場也積累了對包括凱士比在內的泵閥行業的了解。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在全國各地,凱士比有自己的辦事處,銷售中心,基本上一些日常的工作也能迅速快捷的和市場或用戶達成一個溝通,而且同行之間也會通過電話、郵件、面對面的交流,或者直接到展會看產品的一些情況。
展會是凱士比非常重視的一個平臺,但是孫總也表示,現在可能會選擇相對更加專業化的展會,特別是工業領域新興的行業,比如說像煤炭化工、新能源、生物發電等,公司會更多的去了解這些行業的新產品、新客戶。
凱士比通過專業的設計院,每年組織專業的技術研討會,和專業的客戶做一些行業的、產品的交流,網絡上會投放專業性的軟文,專業性的雜志上投放一些廣告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來增加凱士比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適應市場變化節能減排新方向 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對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像傳統的火電市場,整體是在往下走的一個趨勢,但是對泵行業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孫總表示,如果凱士比想要發展,一定要有一個新的領域去補充這一塊。
從宏觀市場來說,凱士比更加重視新能源市場,包括光熱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核電這些新能源市場,這也是國家能源戰略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今年,國家的相關管理部門,一直在出臺促進環保的一些法規一些財政的激勵政策。
凱士比一直非常重視水和污水處理這一塊市場,而且在這一塊,凱士比有非常多的經驗和產品供中國市場的客戶來選擇。孫總表示非常希望凱士比的產品和技術能不斷幫助到客戶,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凱士比產品的特點能更快的幫助他們實現環保、節能這些目標。
在采訪的后,孫總說,“在泵方面,中國的能源消耗更多的是在轉動機械方面,像泵、風機這些,實際上轉動機械的效率能提高的話,就能有效減少電力的消耗,在水泵上面也是一樣,如何提高泵閥產品的效率,對于節能減排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