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及2010年發電能源平衡分析及制約
閱讀:760發布時間:2012-05-16
- 提供商
中山市永通消防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0K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
0次
- 資料類型
- 瀏覽次數
760次
- 免費下載
1、2000年發電能源平衡分析
根據規劃,預計到2000年全國發電供熱所需原煤6.2億噸,占國家計委計劃煤炭產量14.5億噸的42.76%。“九五”期間,發電供熱用煤凈增1.8億噸,占同期凈增煤量2億噸的90%。從全國煤電運綜合平衡看,考慮華東和華南地區在2000年進口一部分能源(在2000萬噸左右)或用出口頂替,電煤供應基本上可以平衡,但要加快煤炭外運的鐵路和港口建設,重點是“三西”(即山西、陜西和內蒙西部)能源基地煤炭外運的鐵路和港口工程,抓緊京九線、新荷線復線電氣化建設,改造丹漢線、霍通線,提高運煤能力;接通陽涉線,建設邯濟線等;加快朔港線及黃驊港的建設。
2、2010年發電能源平衡分析
根據規劃,預計到2010年全國發電供熱所需原煤9.6億噸,占國家計委計劃煤炭產量18~18.5億噸的53.3%~51.9%。從全國的一次能源供需平衡情況的綜合分析看,我國的能源供應在總量上是基本平衡中見緊張,但受到煤炭運輸的嚴重制約,必須要加快鐵路和港口建設,特別是重視煤炭基地的外運通道的建設。
3、發電能源的環境制約
電力工業是污染物排放較多的行業,其中火電廠的環境問題尤為突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火電廠二氧化硫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在酸雨問題突出和污染負荷集中的城市和地區已成為電力發展的制約因素;一些位于城市附近的老機組,設備陳舊,煤耗高,除塵設備落后,煙塵排放超標量大。全國6000千瓦以上電廠1991年到1995年的煙塵排放量分別為363.85、384.63、377.25、397.7和39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459.79、487.32、522.88、583.24和630萬噸。按2000年及2010年發電用煤測算,2000年、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將分別達到1000萬噸和2300萬噸,如不采取脫硫措施,環境容量將難以承受,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地區問題會更為突出。到2010年如按30%容量的電廠配置脫硫設施,則需投資350億元(1993年基礎價),如國家出臺更加嚴格的法律和標準,脫硫投資還將相應增加。另外,還會造成氮氧化物排放量1000萬噸,灰渣2.9億噸,需儲灰場占地面積100萬畝,廢水排放27.3億噸。環境問題已成為電力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