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技術文章
“沃爾達”:開啟節能之道
點擊次數:1035 發布時間:2012-1-13
——中國知識產權報對沃爾達總專訪
在我國北方集中供暖小區,有這樣一種現象:離鍋爐房近的住戶即使打開窗戶也會覺得悶熱,但離得遠的住戶穿著大衣仍覺屋中寒冷——這種冷熱不勻現象是供暖系統中水力不平衡造成的,而水力的不平衡對能耗造成了極大浪費。對此,浙江沃爾達暖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沃爾達公司)憑借著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節能設備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在此之前,能夠在管網系統中達到水力平衡的設備一直是由國外幾家公司提供。
“科技創新和技術是企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的法寶。”沃爾達公司總卓旦春告訴記者,在兩大法寶的推動作用下,成立于1999年的沃爾達公司,從給國外做閥門代工,快速發展成了集供熱采暖節能、*空調節能和暖通系統實施方案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企業,2010年獲得了浙江省示范企業稱號,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節能領域贏得了市場先機。
自主創新,收獲碩果
沃爾達公司位于浙江臺州玉環經濟開發區,走進企業便能發現,這里到處都是彰顯企業文化的標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創造價值、奉獻社會”,“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提倡自主創新,挑戰行業前沿技術”……建筑外墻、前臺大廳、走廊樓道、車間、實驗室,每到一處,這些文化標語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見到卓旦春時,他正在會議室處理事務,當記者問到“創新和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時,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隨后,企業的發展歷程被他一股腦地道了出來。
“閥門這個產品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一個綜合型的技術產品,它是整個管路的控制元件,智能化調節的元器件,也是整個節能系統的控制元件。閥門重要到什么程度?在一個系統管路中,任何能量分配、溫度控制、流量調節都是閥門在起作用。”卓旦春言語間洋溢著對閥門行業的熱愛。
看到閥門行業的市場前景后,工作多年的卓旦春毅然決定不再為別人打工,從此,這位北方交通大學通信工程控制專業畢業生開始了與閥門的不解之緣。
“1999年成立了公司,但zui初的一兩年是給國外企業做閥門代工的,后來對方看到別的代工企業在價格上更具優勢后就停止了合作,這也讓我認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和創新產品。”卓旦春清晰地記得,雖然zui初的創新只是在別人的技術基礎上進行些許改進,但卻從中積累了經驗,還提交了幾件申請,產品在國外的銷路也一直很好,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司才把主要市場放到中國來。
據卓旦春介紹,當時國內供暖管網系統中的很多設備,基本上都依賴于洋品牌,但實際上洋品牌并不*適合中國。
“國外樓層普遍較低,國內恰恰相反,有的一棟樓可能有四五十層高,再加上國內水質與國外水質存在差異,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導致中國的工況環境更加復雜,因此國外洋品牌并不能*國內需求,甚至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能源浪費。”卓旦春告訴記者。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難題,在國內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沃爾達公司經過十幾年的自主研發,在暖通系統的水力平衡、暖通自控、壓差控制技術、平衡閥的流量監測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生產的成套節能設備不僅解決了這些難題,還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與此同時,沃爾達公司對其中的核心技術、工藝設備、檢測技術等均提交了申請,對創新成果進行了的保護。
“截至目前,公司共提交申請1000多件,其中有370多件是發明申請,目前已有200多件獲得*。”卓旦春欣喜地說,在目前的技術中,溫控核心元件溫包生產技術、暖通系統的水力平衡和壓差控制技術等幾十件核心技術已達到*水平。
制勝,贏得市場先機
沃爾達公司的*件申請是在2001年提交的,提起意識的由來,卓旦春說,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親眼目睹了國內一些DVD企業,因國外圍攻而付出的慘痛代價后,對的認識更加深入了。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2007年,卓旦春給公司所有員工寫了一封信,動員全員創新,把創新思想融入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工種當中。2009年,公司成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出臺了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由專人負責企業知識產權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全員創新使得沃爾達公司在短短十年間,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在公司知識產權展示廳內,一本本擺放整齊的發明證書就是的證明。
“展示廳不夠大,證書卻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擺放不下了,只能把近幾年的發明證書擺了出來。”卓旦春笑言,“我得靠著它們,要不有一天別人告我侵權,我就得全面停產了。”
事實證明,加大創新力度,對產品進行保護是明智之舉。據卓旦春介紹,從2008年“轉戰”國內市場至今,公司已在全國成功實施上百項工程,有關于采暖自控、暖通空調自控的,也有關于燃氣改造、自來水改造、樓宇自控和警報消防系統的。
“目前國內通用閥門規模企業共有3000多家,只有幾家獲得了**企業稱號,而沃爾達公司便是其中一家,還參與起草編寫了多項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卓旦春頗顯自豪,說完他又立刻補充了一句:“如果沒有創新和,公司就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對于未來,卓旦春描述了一幅藍圖: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建筑節能減排政策,比如山東是*個強制節能改造試點省份,有3個品牌進入了當地政府采購目錄,而沃爾達公司是其中*一家集中供熱全系列產品入圍的國內企業。“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公司將抓住發展機遇,堅持自主創新,在開啟的節能道路上闊步向前,力爭將公司打造成一個真正對社會有價值的民族企業。”卓旦春堅定地說。
記者手記:
正如企業核心理念“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所言,沃爾達公司在發展的*個十年里,憑借著自主創新,開創了節能之道,改寫了代工歷史,結出了碩果,贏得了市場先機。相信在第二個十年里,堅守著自主創新的沃爾達公司,定能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提升競爭力,將企業打造成為閥門制造和暖通系統工程領域的中國名片,實現“創造價值、奉獻社會”。
在我國北方集中供暖小區,有這樣一種現象:離鍋爐房近的住戶即使打開窗戶也會覺得悶熱,但離得遠的住戶穿著大衣仍覺屋中寒冷——這種冷熱不勻現象是供暖系統中水力不平衡造成的,而水力的不平衡對能耗造成了極大浪費。對此,浙江沃爾達暖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沃爾達公司)憑借著自主研發的技術和節能設備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而在此之前,能夠在管網系統中達到水力平衡的設備一直是由國外幾家公司提供。
“科技創新和技術是企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的法寶。”沃爾達公司總卓旦春告訴記者,在兩大法寶的推動作用下,成立于1999年的沃爾達公司,從給國外做閥門代工,快速發展成了集供熱采暖節能、*空調節能和暖通系統實施方案研發和生產于一體的**企業,2010年獲得了浙江省示范企業稱號,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節能領域贏得了市場先機。
自主創新,收獲碩果
沃爾達公司位于浙江臺州玉環經濟開發區,走進企業便能發現,這里到處都是彰顯企業文化的標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創造價值、奉獻社會”,“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提倡自主創新,挑戰行業前沿技術”……建筑外墻、前臺大廳、走廊樓道、車間、實驗室,每到一處,這些文化標語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見到卓旦春時,他正在會議室處理事務,當記者問到“創新和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時,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隨后,企業的發展歷程被他一股腦地道了出來。
“閥門這個產品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一個綜合型的技術產品,它是整個管路的控制元件,智能化調節的元器件,也是整個節能系統的控制元件。閥門重要到什么程度?在一個系統管路中,任何能量分配、溫度控制、流量調節都是閥門在起作用。”卓旦春言語間洋溢著對閥門行業的熱愛。
看到閥門行業的市場前景后,工作多年的卓旦春毅然決定不再為別人打工,從此,這位北方交通大學通信工程控制專業畢業生開始了與閥門的不解之緣。
“1999年成立了公司,但zui初的一兩年是給國外企業做閥門代工的,后來對方看到別的代工企業在價格上更具優勢后就停止了合作,這也讓我認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和創新產品。”卓旦春清晰地記得,雖然zui初的創新只是在別人的技術基礎上進行些許改進,但卻從中積累了經驗,還提交了幾件申請,產品在國外的銷路也一直很好,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司才把主要市場放到中國來。
據卓旦春介紹,當時國內供暖管網系統中的很多設備,基本上都依賴于洋品牌,但實際上洋品牌并不*適合中國。
“國外樓層普遍較低,國內恰恰相反,有的一棟樓可能有四五十層高,再加上國內水質與國外水質存在差異,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導致中國的工況環境更加復雜,因此國外洋品牌并不能*國內需求,甚至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能源浪費。”卓旦春告訴記者。
為了解決這一系列難題,在國內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沃爾達公司經過十幾年的自主研發,在暖通系統的水力平衡、暖通自控、壓差控制技術、平衡閥的流量監測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生產的成套節能設備不僅解決了這些難題,還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
與此同時,沃爾達公司對其中的核心技術、工藝設備、檢測技術等均提交了申請,對創新成果進行了的保護。
“截至目前,公司共提交申請1000多件,其中有370多件是發明申請,目前已有200多件獲得*。”卓旦春欣喜地說,在目前的技術中,溫控核心元件溫包生產技術、暖通系統的水力平衡和壓差控制技術等幾十件核心技術已達到*水平。
制勝,贏得市場先機
沃爾達公司的*件申請是在2001年提交的,提起意識的由來,卓旦春說,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親眼目睹了國內一些DVD企業,因國外圍攻而付出的慘痛代價后,對的認識更加深入了。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2007年,卓旦春給公司所有員工寫了一封信,動員全員創新,把創新思想融入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工種當中。2009年,公司成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出臺了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由專人負責企業知識產權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全員創新使得沃爾達公司在短短十年間,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在公司知識產權展示廳內,一本本擺放整齊的發明證書就是的證明。
“展示廳不夠大,證書卻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擺放不下了,只能把近幾年的發明證書擺了出來。”卓旦春笑言,“我得靠著它們,要不有一天別人告我侵權,我就得全面停產了。”
事實證明,加大創新力度,對產品進行保護是明智之舉。據卓旦春介紹,從2008年“轉戰”國內市場至今,公司已在全國成功實施上百項工程,有關于采暖自控、暖通空調自控的,也有關于燃氣改造、自來水改造、樓宇自控和警報消防系統的。
“目前國內通用閥門規模企業共有3000多家,只有幾家獲得了**企業稱號,而沃爾達公司便是其中一家,還參與起草編寫了多項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卓旦春頗顯自豪,說完他又立刻補充了一句:“如果沒有創新和,公司就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對于未來,卓旦春描述了一幅藍圖: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實施建筑節能減排政策,比如山東是*個強制節能改造試點省份,有3個品牌進入了當地政府采購目錄,而沃爾達公司是其中*一家集中供熱全系列產品入圍的國內企業。“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公司將抓住發展機遇,堅持自主創新,在開啟的節能道路上闊步向前,力爭將公司打造成一個真正對社會有價值的民族企業。”卓旦春堅定地說。
記者手記:
正如企業核心理念“用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所言,沃爾達公司在發展的*個十年里,憑借著自主創新,開創了節能之道,改寫了代工歷史,結出了碩果,贏得了市場先機。相信在第二個十年里,堅守著自主創新的沃爾達公司,定能抓住發展機遇,不斷提升競爭力,將企業打造成為閥門制造和暖通系統工程領域的中國名片,實現“創造價值、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