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24SAP—10型循環泵斷軸問題解方案
點擊次數:652 發布時間:2012-5-22
一 綜述
某廠1800冷軋鋼帶工程配用我公司8臺24SAP—10型循環泵。2004年3月泵投入試運行,至四月底其中一臺泵發生斷軸事故。我被派前往現場處理這一突發事故,到現場之后,我發現泵裝置上不合理地使用了橡膠伸縮節。處理過程及結果見附件一:《斷軸事故分析處理報告》。
事隔兩個月后,事情并未*處理好,其原因是有關各方人員之間夾雜了一些微妙的人際關系和人情世故。
設計院方面的意思是說:“我zui初設計并未用橡膠伸縮節,是業主要求采用橡膠才改過來的,我們不能承擔誤用橡膠節的責任。”
從業主(能介車間)方面說:“我們在1420和1550兩個工程上都是用的同樣泵型,也用了橡膠節,但它沒有發生位移問題。為什么此處用了橡膠節就會發生位移呢?”
另外,設計院和業主看了我的報告后(附件一),對于我在報告中直言不諱所提三點忠告,從情面上頓生反感,此所謂“忠言逆耳”,引發“逆反心理”。所以當我第二次為此事到該鋼廠時,鋼廠項目組負責人私下對我說:“他們現在不想將橡膠柔性節改為剛性節,工程移交以后,肯定會自己改掉的”。
由于八臺泵只有三臺泵的橡膠柔性節改為了剛性節,其他五臺泵設計院和業主都不想再改了。而且將出口管道上的水泥固定支墩再次加大加牢,同時在泵腳部位加焊鐵板頂絲,想將泵腳頂住不位移,另外還提出了一個不實事求是的論點,即橡膠節改與不改剛性節,停車以后檢查機泵聯軸器的對中性,同樣都有錯位現象,所以柔性節改為剛性節,并不能解決位移問題,甚至懷凝泵底座剛度不夠。為此我應辦事處的邀請,于6月29日再次赴該鋼廠調查分析這一問題。
通過第二次調研,肯定了橡膠柔性節改剛性節后對消除位移的作用,對某些人提出的疑慮問題作了有說服力的解釋,并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進意見,即不但要將橡膠節用長螺桿剛性連接,而且要將吐出管上的固定支墩改為能自由滑動的活動支撐(詳見附件二:《關于X廠X工程循環泵裝置改進情況再次調查分析報告》)。
同時,現場用戶服務人員又會同施工安裝人員同對柔性節泵和改剛性節泵作了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改剛性后位移問題顯巨改變(見附件Ⅲ)。
二 結果與教訓
鋼廠后來決定還是將橡膠柔性節改用長螺桿剛性聯接,問題基本解決。
另外泵運行停車后檢查聯軸器對中時,發現電機聯軸器比泵聯軸器高出0.4mm左右,但是等電機冷卻下來后,兩聯軸器又平齊了,這說明電機(中心高約500mm)在運行中因溫升使中心高抬高了0.4mm。此類問題的處理只能在冷態機泵對中時要予先將電機中心壓低一點,具體到本泵組,可予先壓低0.3mm左右。
通過本案例的分析與處理,應吸取以下教訓:
1. 在高壓泵的出口管道上不能采用柔性節,而且吐出管段要有向外自由伸長的余地,例如管道有一個L型轉彎即可。
2. 柔性節中水壓作用下會產生張力拉伸,這一問題對于未學過流體力學人員來說,一時很難理解,所以為了說服用戶,只能通過運行測試,讓他們看到位移的結果,他們才會理解和信服。
3. 泵運行故障如果是由業主或設計院的原因造成的,在分析指明其原因時只能委婉地指明,要給人家面子,否則反而使問題的解決感到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