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浙江金龍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葉訪談錄
點擊次數:1833 發布時間:2012-8-21
人生信條:世事我曾抗爭,唯求無愧于心。
企業愿景:愿金龍永做*雁。
開場白國家重點*企業、中國機械行業管理示范企業、中國電機行業企業……當一個28歲的愣頭小伙子,試著去掌管這家名頭響亮的家族企業時,難免會招來外界種種猜疑的目光。日前,當金龍電機公司總助理葉葉終于答應接受采訪時,外界因此有了一窺臺州神秘“富二代”的機會。
在危機中尋找生存支點
記者(以下簡稱記):作為國內電機企業之一,金龍電機在此輪金融危機中有沒有受到影響?
葉葉(以下簡稱葉):作為出口導向型企業,金龍電機95%以上的產品出口到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國外市場。經過長期的市場開拓,目前已擁有一批相對固定的老客戶,已連續5年在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出口方面穩居全國*。此輪金融危機,從目前來看,銷量方面還沒有大的影響,1至5月份,公司實現銷售額2億元左右,基本與去年持平。盡管如此,受外幣匯率及原材料*等因素影響,公司贏利能力已有所下降,金融危機方面的消極因素正逐步顯現。
記:據了解,去年一年里,金龍電機產值高達5億多元,員工有1300多名。“船大調頭難”,請介紹一下金龍目前如何化解此次金融危機?
葉:的確,大企業受運行成本高、管理環節多等諸多因素影響,跟小企業比存在諸多“短腿”。但金龍電機作為臺州電機行業的之一,歷經了多次危機的挑戰,自身已具備了相當的抗風險能力。從當前來說,我們主要是采取以下幾條措施:一是拓市場。目前公司上下正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希望通過建立營銷網絡,逐步加大國內市場銷售比重。二是重技改。近幾年來,金龍電機斥資3億多元,建立了一個占地達220多畝的新廠房,并從美國、中國臺灣等地引進全套設備。目前,新廠房里沒有一臺設備是舊的,設備檔次*。三是強管理。比如像我目前主抓的原材料采購和耗材控制,只要擠一擠,還是有不少利潤點可挖的。
記:相關資料顯示,光路橋一地,就有大小電機企業上百家,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請問在未來愈加激烈的競爭中,金龍電機靠什么贏得生存權?
葉:伴隨臺州電機業發展,價格戰就一直如影相隨,一刻也不曾消停。金龍電機之所以能夠得以快速發展壯大,我想主要是始終以創新為支撐,牢牢把握技術制高點。目前,公司有工程技術人員236人,直接從事新產品開發的教授、博士、工程師等30多人。早在2003年,公司就在上海設立了“金龍電機上海技術研究中心”,并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簽訂了技術開發協議。繼2005年和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研制伺服電動機之后,去年公司又聯合浙大啟動了永磁電動機研發,目前這一項目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
在未來的競爭中,金龍公司始終堅信,創新贏天下,價格戰沒有出路。
在學習中練就挑戰本領
記:在臺州,民營企業眾多,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家族式企業。對于即將走到臺前的“富二代”,外界有許多議論和看法。作為未來金龍電機的接班人,你感受到這種壓力了嗎?
葉:我不喜歡“富二代”這個說法。事實上,在路橋,我就有許多朋友是大企業老總的兒子,平日里大家認真做事,生活低調,跟普通人家孩子沒有什么區別。
作為我個人來說,外界怎么看我,我不在乎,關鍵是向父輩學習,把他們的企業經營之道和與世相處之道學到手,如果說有壓力,主要是來自這種能力傳承方面的壓力。
記:有人說,你這一代跟你父親這一代相比,眼界開闊了許多,學歷高了許多,你認為知識英雄能超越草根英雄嗎?
葉:實踐出真知。光論學歷,我父親這一輩學歷可能確實比我們這一輩要低一點,但論知識,未必。就拿我父親來說,他市場、管理、財務一肩挑,廠里四五億元的銷售額,幾乎是他一個人跑下來的;新廠房沖壓、下線、精加工、裝配,都是他一手設計的,拿如今高校里的博士生碩士生比一比,我看父親懂得的并不比他們少。
記:就你而言,你覺得你父親這一代zui難能可貴的是什么?你有可能今后比他做得更好嗎?
葉:對我而言,父親是我人生的老師。我覺得他身上zui難能可貴的是以下幾點:一是對事業玩命般的執著。我父親他一不抽煙,二不喝酒,三不打牌,幾乎一心撲在廠子里,人生*的樂趣就是把這個企業經營好。我有時都搞不明白,父親這樣拼死拼活到底圖個啥?二是面對困難的樂觀豁達。父親商海折騰幾十年來,風風雨雨經歷過無數遭,但他從不灰心氣餒。記得那次亞洲金融風暴,受三角債影響,“金龍”搖搖欲墜。當時我正在外學習,每次跟父親通時,他從不唉聲嘆氣。三是寬廣的胸襟和真誠的待人之道。跟父親一起工作時,他常常教育我們,如果老是斤斤計較,無法容納別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所以,只要能夠真正延攬容納各方人才,就不愁今后金龍不飛黃騰達。
對于我來說,目前zui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學習和傳承父輩身上一切的東西,包括經營管理之道,也包括為人處世之道,器和物各方面都學。至于能不能超過他們,那還是留待未來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