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中國臺灣東峰DOFLUID控制器的發展前景
閱讀:204 發布時間:2021-5-8中國臺灣東峰DOFLUID控制器的發展前景:
控制器在七十年代開始從傳統使用儀表和繼電器組對應的兩個不同應用領域派生出來DCS和PLC兩類產品。這兩類產品在初期確有相當多的不同,DCS對于回路控制這一塊更為重視,而PLC對于離散的邏輯控制更為重視。當時的DCS使用通用CPU,采用軟解釋方式處理程序,而PLC依靠類擬于AMD2910的位塊處理器處理邏輯,相對而言在系統結構上,DCS更偏向軟件,而PLC更像傳統的硬件繼電器組。
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突然大家對于DCS和PLC的概念含糊不清了,因為PLC也在體系中加入了通用型的CPU,特別軟邏輯PLC在指令處理原理方面與DCS并無二樣,只是上位機軟件的用戶指令不同。不過DCS也不是原地不動,DCS在網絡方面、多DPU協同工作方面、冗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大多數采用了X86的體系架構,充分利用了PC的技術成果。
那么現在的DCS與PLC的差別是相當小,從具體的技術而言,DCS有基于令牌網絡的分布式實時數據庫,可以通過全量通信來保證每個DPU內的映象數據都是的,而PLC在這一塊更多的注重單機工作,就算是聯網,也假定兩臺PLC之間只需要很少量的數據交換,所以采用的主從結構的請求應答方式通信。
在發展過程中PLC與DCS都受到PC技術發展的深遠影響,特別是DCS,目前的DCS大多采用PC_BASE結構,對PC技術的吸收也相當*,而PLC則是在80年代未90年代的軟PLC開發浪潮中大力吸收了DCS、PC的技術,特別是在IEC61131-3標準制定出來后,產生了一系列的以開發軟PLC軟件的公司,這些公司以歐洲公司居多,這與歐洲公司的開放軟件組織成熟有一定關系,同時IEC61131-3對于日式PLC的編程方式基本是排斥的,所以相當多的歐洲企業有興趣進軍這個行業,這方面以KW、一方梯隊、ISAGRAF、3S等尤為突出,這些公司對于工控軟件化和標準化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各大工控公司在開發新的軟件時都會對這幾家公司的產品進行深入的研究。
最初軟PLC的開發大多是以PC_BASE為藍圖的,只是在后來才慢慢的加入ARM、51、AVR等CPU的支持,并一直強調開發的模塊化結構,使移植變得更為容易。
目前的情況是PLC按點數和價格分成了大中小微幾種不同的檔次,同時按實現分成了硬PLC、軟編譯型PLC、軟解釋型PLC三種,按結構分成了背板式、模塊式、分布式幾種。其中大中型PLC更是在功能上加入了DCS和PC的許多功能,使其可以向上吞并一些DCS的市場,如現在很多自備電廠和化工行業都不再使用DCS而改用PLC去完成,橫向來說PLC發展出了許多專用的PLC,包括數控專用、車用、設備專用等。
同時DCS也向下發展了許多有個性的產品,使其可以代替一部分PLC的產品,如淅大中控、淅大中自的某系列產品就做得比較小,只有幾個回路,帶顯示屏,可以滿足一些行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