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大豆的故鄉,在大豆蛋白利用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多方研究發現,大豆多肽也稱大豆蛋白肽,它的分子量比蛋白質分子小很多,因此生物活性高于大豆蛋白。大豆多肽是以豆粕或大豆分離蛋白為原料經蛋白酶水解、分離并精制而成的蛋白質水解產物,所以該產品提取物中會含有少量游離氨基酸、糖類、無機鹽等成分。為了更好地生產大豆多肽,我們開始應用膜技術在大豆多肽的分離純化中,大大提高了大豆多肽的品質。
在眾多膜技術中,超濾膜元件在大豆多肽分離純化中應用較多。超濾過程是原液經過壓力推動下,流經膜表面,使得小于膜孔的溶劑及小分子溶質透過膜壁上的微孔,成為凈化液,比膜孔大的溶質、膠體和顆粒等被截留,隨水流排出,成為濃縮液,從而實現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超濾膜元件具有產量高不易破壞其生物活性、能耗低等性能優勢,適合工業化生產,對于熱敏性易分解的活性物質不會產生破壞作用,解決了溫度對活性物質的影響和傳統蒸發濃縮帶來的高能耗問題。
并且我們還發現可以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濾膜對大豆肽溶液進行分級分離,有研究顯示,在最佳操作條件下分離可得到分子量>30000Da的大豆多肽約占13.21%,分子量10000~30000Da的大豆多肽約占4.05%,分子量5000~10000Da 的大豆多肽約占6.41%,分子量<5000Da的大豆多肽約占76.11%,證明采用超濾膜技術可以對大豆肽進行有效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