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的誕生: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電視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伴隨著電視的推廣,人們需要一種能夠將正在轉播的電視節目記錄下來的設備。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同時,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第二個里程碑式的事件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于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1970年是影像處理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CCD。當工程師使用電腦將CCD得到的圖像信息進行數字處理后,所有的干擾信息都被剔除了。后來“阿波羅”登月飛船上就安裝有使用CCD的裝置,就是數碼相機的原形。“阿波羅”號登上月球的過程中,美國宇航局接收到的數字圖像如水晶般清晰。
在這之后,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于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在數碼相機發展*,不得不提起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于1981年8月在一款電視攝像機中采用CCD,將其用作直接將光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傳感器。目前索尼每年生產的CCD占據了50%的市場,這正是索尼能夠在數碼相機市場上傲視群雄的一個原因,因為核心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冷戰結束之后,軍用科技很快地轉變為了市場科技。1995年,以生產傳統相機和擁有強大膠片生產能力的柯達(Kodak)公司向市場發布了其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費型數碼相機DC40。這被很多人視為數碼相機市場成型的開端。DC40使用了內置為4MB的內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動存儲介質,其38萬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504的圖像,兼容Windows 3.1和DOS。蘋果(APPLE)公司的QuickTake 100也同時在市場上推出。當時兩款相機都提供了對電腦的串口連接。
這之后,數碼相機就如雨后春筍般不斷由各相機廠商推出,CCD的像素不斷增加,相機的功能不斷翻新,拍攝的圖像效果也越來越接近于傳統相機了。
阻火呼吸閥
型號:ZFQWebte流量計哪家好
進口KRACHT齒輪流量計
廠家直供VSE流量計現貨
進口RICKMEIER齒輪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