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中聯獨秀 工程機械行業哀鳴遍野
上月底,中聯重科公布上半年業績。根據定期報告顯示:中聯重科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91.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6.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繼續攀升,累計達到5.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34%;基本每股收益達到0.73元人民幣。
“中聯重科公布的2012年中報業績,實現了利潤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并且幅度都超過了20%,這體現了公司的持續穩定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昨日,某證券公司研究員張宏(化名)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市場哀鳴中聯獨秀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增長數據低于公司及市場預期。數據顯示,根據年初的預期,2012年GDP應達到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20%;從實際情況上看,1-6月全國GDP增長為7.8%,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同比增長20.4%;房屋新開工面積9.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7.1%;基礎建設投資低位徘徊,1-6月累計投資2.9萬億左右,同比僅增長8.3%。
具體觀看工程機械行業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產銷增速回落的幅度和持續時間均超過了預期。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1-6月14家主要制造商共銷售汽車起重機1.3萬臺,同比下降43%;行業整體銷售挖掘機8.1萬臺,同比下降39%。此外,混凝土機械同比增長5%左右;塔機行業同比下滑25.6%。
近日出臺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中報中,柳工、山推、廈工、龍工、上柴股份、安徽合力、熔盛重工等企業業績下滑,利潤同樣下滑。
“工程機械公司業績下滑,外在因素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的放緩,由過去25%以上的增速下滑到20%甚至下以,主要是由房地產新開工放緩和出口放緩,導致房地產新增投資減少和制造業投資的減少。”張宏對記者說。
反觀中聯重科,公司在2012年中期業績中實現了利潤和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且幅度均超過了20%,“這體現了中聯重科的穩定性,也體現了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張宏如此認為。
三因所致*
在市場蕭條之下,中聯重科之所以實現了“雙盈利”,中聯重科一位高管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司擁有均衡的產品結構。均衡的產品結構幫助公司在2003-2005年、2008-2009年均實現了逆市增長。2012年上半年,公司混凝土機械、塔機和土方機械實現不同幅度的增長,均衡的產品結構對于抵御板塊風險具有顯著的效果。
其次,重點產品*保持提升。公司長臂架泵車、混凝土攪拌車、車載泵、塔機等產品獲得市場青睞,今年上半年*穩步提升,分別達到52%、29%、40%、36%,目前已經穩穩占據行業*的位置,鞏固了公司市場地位,為保證公司全年業績繼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此外,在增長率放緩的情況下,較高的運營效率可以支持公司盈利水平穩中有升。
中聯重科提供的資料顯示,公司2012年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91.20億,人員31018人,人均營業收入93.88萬元。產能擴張謹慎,沒有閑置產能,單位固定資產產生的凈*。2012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資產(含在建工程)占總資產的比重為6.34%,每元固定資產產生的凈利潤為1.01元。
張宏也認同上述三原因,“中聯重科又型的全線產品,而其他工程機械除大都以單一品種且不是混凝土機械為主,屬于前周期品種,所以下滑較快。”他說。
拐點隱現未雨綢繆
當前,受經濟環境等多方因素影響,下游需求驟降使得工程機械企業壓力劇增,經營風險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普遍難題。
據中聯重科一位高管透露,早在去年,公司就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2011下半年就已經是工程機械行業增長率的拐點,所以對于風險控制,公司很早就重視了起來。
“中聯重科對于資金鏈有三重風控制度。”他說,“*,全流程風控。貸前嚴格審核客戶的資信狀況。”據他介紹,貸中通過產品標配的GPS,隨時監控機械的使用狀況,當客戶逾期付款達到一定期限之后,中聯方面可以直接停機,甚至拖回設備。對于極少數拖回的設備,公司通過再制造實現再次銷售。
此外,中聯重科全員風控。各分公司、事業部每月對于“逾期率”、“不良率”都有考核,如果數據達不到公司的標準,相關人員的收入會受到影響。而如果整體情況沒有達標,總部非業務部門的收入也會受到影響。
第三,閉環風控。公司高度重視風控工作。風控數據直達董事長辦公桌,而董事長對風險控制的要求也會及時到達各部門和各事業部,實現風險控制的閉環管理。
報告期內,中聯重科獲得了“2012*法律風險管理金盾獎”,是國內*一家連續三年獲此殊榮的工程機械企業。
大浪淘沙有望反彈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眼下態勢急轉直下。2012年下半年,工程機械行業是否會重整士氣,*反彈?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前段時間表示,今年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將會有所反彈,國家有“穩增長”的號召,高鐵等基建項目陸續開工,隨著鐵路、水利等一批重大基建專案的重啟,以及樓市銷售情況好轉,降息等政策面的利好,都將刺激工程機械走出靚麗的上升趨勢線。
上述研究員張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九、十月份是工程機械傳統的旺季,一般理應會出現反彈,另外放水基建投資維穩也是共識,但對工程機械銷售有多大的刺激,還是拭目以待吧。”
“對于中聯等來說,一方面是開拓出口,另一方面是學習卡特等在蕭條期的表現,開發能為用戶省油節能的新產品,以及自身的成本節約。”他zui后說。
(來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泵閥商務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泵閥商務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